EN
EN
新闻中心

学习时报:新闻工作者改文风可多在“新小平实”上下功夫

发布时间 : 2025-06-03 11:50:56

  文风关乎新闻工作者的作风,也关乎党风、政风、社风。文风问题是个老问题★■★,从当前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看◆◆,这一老问题呈现出一些新表现■■■■◆★。

  推动文风的改进和变革,是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题中应有之义。在这方面,重要的是推动内容生产由以■■★★◆“我◆◆◆◆”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◆■■,着力在★◆◆“新、小★■★★■■、平、实”上下功夫◆■。

  有的媒体自以为站得比别人高★■◆◆、懂得比别人多■■,喜欢端起架子教训人■■,评论理论文章“局里局气■◆■★★★”,要求别人这样那样,像是领导讲话作指示★■◆★,官气十足★■◆、不接地气◆★■■,新闻报道总要引用一段上级指示要求★■★◆◆,显示自己写作的★★★◆★◆“高度”◆■■★。还有的喜欢搞宏大叙事,纵横捭阖、洋洋洒洒,仿佛置身云端俯览众生,令人敬而远之。要知道★★■★■,很多时候,对于“被教育”“被引导”,受众往往是不愉快、反感的。而且今天的受众无论在知识的广博程度,还是思想认识的深刻程度,以及阅历的丰富程度上,都有了很大的进步■◆★■■。我们常能看到■◆,新闻报道后面网民的跟帖评论■◆◆,有时候比新闻本身还要精彩◆■★◆,见解更深刻、语言更智慧,这充分说明当今受众素养的水平。

  有的媒体话语体系较为老套★★◆■,说的话和受众不在同一个频道,甚至不在同一个年代★◆■,一成不变的官话■★、“千真万确的套话”时有出现,同当今受众的口味格格不入■◆◆★◆。还有的文章八股味浓重,或一个模板打天下★◆■◆■■,套路特征明显,或为了追求对仗工整,不管表述是否准确★◆◆★★、贴切,也要生编硬凑成整齐划一的一套词。时代在发展◆■■◆、社会在进步,话语体系也在不断更新迭代■★◆★。固守那些老调调★◆★,不去动脑筋创新话语,试图“以不变应万变”是行不通的,那些面目可憎、老掉牙的话语很难赢得今天受众特别是年轻人的青睐。

  不少专业类媒体还有一个相同的困扰■◆◆■,就是要让受众去理解专业性较强的报道内容◆◆◆■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◆◆★★。正如一位医药类行业报负责人所言★◆★,他们关于药品的介绍性报道常常是“进退两难”:往前“进”一步就成了药品广告,不可以★★★;往后“退”一步就成了药品说明书★◆■★■,也不行★◆。科技类报道也是如此,不说专业术语不行,说多了受众又弄不明白。笔者所在的科技日报曾刊登一则科技成果,标题是《超爱丁顿吸积黑洞发现》■★■。应当说,这一标题的表述是专业、严谨的,但作为审稿的值班编委,笔者当时读了好几遍也没看明白。◆■★★“你以为我懂了,其实我很懵”◆★◆★★,这就是传播“偏差”。正是由于专业术语的◆◆◆■◆■“翻译”★★■■“转化”难,有的为了图省事,就干脆照搬专业词汇,导致报道晦涩难懂,带来阅读障碍■◆★■◆。还有的媒体在解读政策时◆★★★■,不下功夫■◆,把有关文件稍作加工就迁移到媒体上,既没有对政策制定背景的介绍,也没有把政策亮点突出出来,更没有进行◆★◆★“通俗化”话语转换,让一般受众不知所云■■★■◆◆,理解起来很费劲■■★◆★。

  “新◆◆■■◆”,就是多一些新表达★◆◆★、新呈现,在★■◆■★◆“新颖化”“年轻态”上做文章◆★◆★■。首先◆★◆,标题制作要出新,能★◆■★★■“抓人”。其次■■■,内容表达要出新★◆◆■■,少讲老话,多说新话、有意思的话。还有,作品的呈现形式也要新鲜◆★■◆,能够适应全媒体传播的需要◆◆。

  “平”,就是视角放平,与受众平等相待,放下架子、俯下身子、降低调子,同受众“坐在一条板凳上★■■★◆”交流,不装、不端。语言上,做到平实■★、“家常”、亲和,不故弄玄虚、故作高深。当然,“平■◆★★■★”的另一层含义,就是着力推进专业话语的大众化、政策宣传的通俗化,通过举例子、打比方等方式,把术语还给专家、把知识传给读者■◆■,做到深入浅出◆★、通俗易懂★■■★◆◆。

  有的媒体宣传报道基调与受众实际感受有“温差”◆◆。团结稳定鼓劲■◆■★◆、正面宣传为主◆★★,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。然而,有的媒体在宣传报道中一味说好■◆■,只讲成绩■★◆★◆■,不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,甚至人为拔高■◆■◆★,说一些过头话,与受众的微观感受存在差距,好像记者和受众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。应当看到◆★,这些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,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,但发展不平衡★★◆◆、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■■◆★■,老百姓在就医就业就学、住房养老托幼■◆◆◆,以及食品安全◆■★、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还有不少急难愁盼问题亟待解决。对媒体来说◆■★★,忽视或回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,同样是新闻不真实的表现。从传播效果上讲■★■■■◆,宣传报道与受众的切身感受有差距★◆★★◆,就很难让人共情共鸣◆■◆■,让受众■■“无感”,甚至“反感”★★◆■◆。这样◆★“低级红■★◆★◆◆”的报道■◆,不仅达不到◆■■◆“团结◆★■■◆■、稳定■★★■■◆、鼓劲★■”的目的,长此以往还会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,陷入■◆■◆◆◆“说了没人信”的尴尬境地。

  “小”,就是找准小切口■■★★,关注小人物★■★■■,讲好小故事■■★■,小中有大■◆◆■★、以小见大,实现“轻量化”“软性化”传播。宣传报道中,既要有立足全局的宏大叙事,也要有普通百姓的微观视角;既要有反映整个时代的“大写意”,也要有具体到一家一户的★■◆◆■■“工笔画◆■★★■”■■。

  “实”◆★◆★★,就是态度实在,有一说一、实话实说■◆,既讲成绩★★■★,也实事求是地讲困难◆◆★■■,不回避矛盾,不淡化问题◆◆■★■◆。实际上■◆,越是坦诚实在,受众就越相信你,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也就越能发挥好★★◆◆。此外■■■■★■,宣传报道的内容也要实,或有发人深省的思想观点★■★,或有鲜为人知的新闻事实,或有生动精彩的感人故事◆◆★,做到不虚、不空,有干货、有看头。(作者系科技日报社编委)

相关新闻

2025-06-24

新闻媒体有哪些类型?这些类型你一定要了解!|凯发娱乐官网地址

2025-06-03

【新浪网】山东财经大学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发展战略学大会

2025-06-03

国际新闻网_今日国际新闻近期国际热点新闻最新国际新闻_海峡网

了解更多